查看原文
其他

八廓街丨吉崩岗:地名背后的缱绻记忆

王媛媛 西藏商报 2018-08-06


描着缠枝莲纹的蓝色门框已显斑驳,左侧黄色的“小昭寺石桥巷大门1号”的字迹却依旧清晰可见;小巷里一个三岔路口处的白色房屋已略显破旧,大门上白色的“石桥”两字却依旧如新。


“石桥”,这个在吉崩岗社区居民口中常提及的地名,对他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01

糌粑勒空

糌粑交易市场

演变成现代化综合商场


有人说,地名在每天生活中几乎都会提到,仅仅是告诉人们一个指定的地方或者一片指定的区域。



当某一天我们将其剥离回溯,当某个时刻内心深处的记忆慢慢复苏,一个地名、一个门牌号所维系的便是脚下这片土地所牵系着的温暖的故乡以及关于它的缱绻记忆。



提到吉崩岗名字的由来,要追溯到很久之前了。


漫步在老城区,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各个主要的巷口悬挂的八廓古城旅游地图。在小昭寺路与北京东路的交叉路口,吉崩岗寺的地标并不难找,它靠近一家快餐店,也与赛鑫综合批发市场毗邻。



吉崩岗社区居民边巴次仁从小就在这附近长大,现在在吉崩岗社区居委会工作,对于吉崩岗这一带的变化,他算是最清楚的了。从他那得知,吉崩岗这个古建筑隐藏在小昭寺路大门2号院内。



走近看,粗壮的树木枝繁叶茂,在古旧的建筑上折射出影子,边玛墙也因为年代久远,颜色变得黯淡了许多,窗台上也长满了野草。



正门处的牌匾提示着人们,这里叫做吉崩岗寺,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2010年8月公布。


而在这之前,边巴次仁告诉我,这里曾经是城关区粮食局的仓库,“糌粑勒空”的名字也由此得来。



改革开放后,这里逐渐成为糌粑交易市场,而现在,几步之隔的市场已建成了规模庞大的现代化综合型商场。


关于吉崩岗以及“糌粑勒空”的记忆,只能由现存的建筑和地名来唤起。



02

石桥路

河水潺潺的湿地

早已变成整齐的石板路


探究了吉崩岗以及“糌粑勒空”,看着地图上这一带的地名,我对一个叫石桥的地方产生了兴趣。这里曾经有一座古老的石桥?



“这里曾经有石桥,是去往扎基寺等地的必经之路。”边巴次仁说,听老人们讲,小昭寺路东面曾经是一片湿地,从纳金乡流下的水经邮电大楼到小昭寺附近后流向了布达拉宫广场,再绕到罗布林卡,最后才流向了拉萨河,为了方便人马来往,所以就搭设了石桥。



对于边巴次仁来说,石桥早已成为了历史,在他的孩时记忆里,这一带商铺林立,以卖小吃的居多。


回想着边巴次仁的讲述,穿梭在石桥路以及石桥一巷,光影的变幻给了人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联想氛围。



刚一走进小巷,左侧居民大院上的门牌号“小昭寺石桥巷大门1号”就提醒着我此刻所处的位置,再往前走一点,一个三岔路口处的大门上,白色的“石桥”和门框上钉着的“小昭寺石桥巷”的牌子继续提醒着我。



再回想着居民大院上描着缠枝莲纹的蓝色门框,那个三岔路口处房屋白色外墙略显破旧的样子……


曾经、现在,时空无声变换,河水潺潺的湿地早已变成了现在整齐铺就的石板路。



一声“卖鸡蛋”的吆喝将我拉回了现在,可再继续往前走,拐角处出现的“石桥宾馆”的招牌又使人回想起“小桥流水”的过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条由小昭寺路通向北京东路的小巷,串联起的并不是二三里路程里的四五人家,它的存在以及“石桥”的地名,恰如冬日里小巷里的餐饮店冒出的那缕青烟,穿透层层的阳光并与之融合。


那是一个关于这片土地的一个温暖的记忆......



本期编辑:秦盼 李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